以母亲的名义
刚吃完午饭,岳⺟说她最近有一点感想,想让我写代一篇文章表达出来,所以,我就
以⺟亲的名义写了这篇文章。
岳⺟的意思大概是:最近每⽇给孩子取牛

,

厂在县城最北边,算是城中村。

厂往北一、二十米是一片庄稼地,有成片的⽟米地,苹果园…还有等待秋耕的空地。来这里取牛

的人很多,因为都是下午去取,所以大家都出门比较早,就当饭后散步,于是就三三两两围坐在庄稼地的边上聊天、说事,享受着大自然的绿⾊和惬意。这里是有别于城里的另一番天地、另一种感觉。在⽔泥房里呆得太久的人们,只有不断地亲近大自然,才能找到生命的本真,才能寻到內心的纯洁、释然的宁静。
二十多天没有下过雨了,持续多天的⾼温让人们领略了“秋老虎”的威力,也让那些经常在空调房里呆的人连门也不敢出。大概这样的天气,他们是想不到大自然还有什么办法对付,他们只相信唯有这⾼科技才是最实惠的!但是随同⺟亲这样一行,才发现大自然任何时候都是伟大的,都自有她的可爱自处,亲近大自然,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乐趣的。
仅看看这地里的庄稼人就应该明⽩这一点,那些植物何曾有过一点遮

避暑的办法,只能在烈⽇下被灼伤。看看田地里的⽟米苗,已经焉不拉几的耷拉着叶子,⽟米

虽然努力地成长,但还是斗不过渴饥难耐,瘦小的⾝体在风中颤抖。还有一树一树的苹果,叶子已经显得不那么翠绿了,稀稀疏疏、无精打采地散落在果树上。这个时候,树上的果子倒是更显眼了,一眼看去尽是些苹果。只不过这果子,应该是最受煎熬的,因为它少了叶子的庇护。加上⽔分不⾜,它也比往年这个时候小了许多。如此天气、如此景象,人们就有了许多盼望:盼望一场秋雨的洗礼,盼望秋⾼气慡的问候,盼望烈⽇变为温

…盼了许久,终于盼到了,也许正是这漫长的酷热酝酿的结果,这雨竟然淅淅淋淋的下了三天还不见放晴。人们就开始议论,议论的声音和盼雨时的声音一样急切,一样浩大。或许这些盼望都是人之常情,但在岳⺟看来,这就是人的不知⾜了。因为你再去看那些庄稼,它似乎就知道几⽇的烈⽇后毕竟有几⽇

雨,这也是大自然的法则。所以那些雨来了,它们就尽情的享用,看那叶子伶伶俐俐的伸展着,挥舞着,

昅着。三⽇时间,对它们来说似乎只是一瞬。它们

本看不到半点厌烦,因为它们知道它们还需积攒些⽔分期待下一个

光明媚的“秋老虎”我们也是应该向大自然学习的,烈⽇中,我们就享受烈⽇的魅力;下雨天,我们就静听雨的声音。下雨时卖伞,晴天时卖扇,这样岂不是每天都有好心情?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不能改变的事情上呢?
岳⺟说的是这意思——知⾜常乐,这话说得久了,也听得人有些生厌了,但是我们经常讲这话多半指的是自己存在的位置和物质的拥有上。何尝想的这么远、这么广阔呢?这不噤使我想起了昨天在《特别关注》上看到的一句话,下雨了,我们只消把雨伞撑开,何必要说:“真糟糕,又下雨了!”我们要享受生活其实很简单,转个角度,让心灵拐个弯就可以。
M.uBB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