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谶若如梦文集 下章
不忘传奇
 夜阑,睡酣,几颗疏星摇摇坠。-

 越是这个时候,人越清醒,思考或回忆的事也越多。-

 记忆中,⽗亲很少打我。他尽量以说教为主。-即使是由于我的失误,把家里花了几年积蓄才买回来的牛犊给活活淹死在池塘了,⽗亲也未发难于我。后来谈及此事,⽗亲也只不过平静的说:“作⽗⺟的要分得清孰轻孰重,只要你心中没什么影就行”

 要知道那个年代一头牛对一户农家来说是何其重要,非经历者万不能体会其中的艰难竭蹶。而我却让它没⼲一天农活就令其夭折。那时候从大人们的表情中幼小的我可以窥出事态的严重

 我至今都记得当时的我是那么的觉得对不起任何人,这种愧疚中不乏隐隐的恐惧——我怕⽗亲亦如别的⽗⺟那样会狠狠地揍我,甚至会揍得吐⾎。然而那天⽗亲并没有揍我,当天就把那溺死的牛犊宰割后分送给左邻右舍。邻居们同情、安慰⽗亲时,⽗亲都会说;"这牛死了也办法,再去打伢儿有什么用啊,他也不想啊!⽗亲的话让我记忆犹新,感动之中我深感⽗亲的伟大——贫穷,不是揍孩子的理由!

 要知道那时候为芝⿇点儿大的事儿而打子女的⽗⺟不知道有多少。而我的⽗亲却成了“另类”

 他不太认同老祖宗那‘之下出孝子’的一套。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打不成人,骂不成人,自己成人。-

 当然,前提是看那孩子有多懂事,⽗亲才能因材施教。因此,我和⽗亲的关系相当融洽。-

 我们家是从爷爷那一代迁往到我们现居住的这个村子。是这个村子的外姓家族。-

 正是如此,⽗亲打小就没少受过这里的本姓孩子或大人的欺负。-

 爷爷虽脾气火爆,力气过人。但终考虑不能四处树敌,以免招至四面楚歌的孤镜。因此,哀哀只能忍气呑声罢了。-

 直到有一回,⽗亲被一群孩子欺负的体无完肤,哭着喊着跑回家时,爷爷终于咆哮了。-

 仅仅是对自己的儿子大吼。那时,稚嫰的⽗亲深深的记住了爷爷的一句话:“别人怎么打你,你就怎么还回去,别指望谁来帮你”-

 其实,爷爷这么说也是万分无奈。种种顾忌似乎是他的桎梏。⽗亲曾说,倘若爷爷只是孑然一⾝的话,这种无奈将不复存在。所以⽗亲自懂事后对爷爷无半点怨恨。-

 自那次被打以后,⽗亲每天很早就起来锻炼,不论寒暑。渐渐的,⽗亲也不再弱不噤风了。-

 到后来,⽗亲遇到再多的孩子欺负自己时,都勇敢的一一击退。即便有时‘挂彩’回到家,他也不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。-

 ⽗亲这是要证明给爷爷看,证明给自己看,证明给欺负他的人看。他绝不是个孬种!绝不是个弱者!绝不是个任人‮辱凌‬的人!-

 因此,⽗亲等我朦胧懂事的时候,经常告诫我:遇到再強大,最难的对手时,万万不可表现其怯懦。你一旦怯懦,别人将会把你庒得永世不得翻⾝。那么,你一世挣扎在唯唯喏喏之中…-

 由于⽗亲的前人栽树,到了我这儿就很好的乘凉。所以我的童年相比于⽗亲的童年,不可同⽇而语。但也不无‘挑战’。-

 当时与我同龄的一个孩子,长的比同龄人⾼出一头。桀骜不驯,顽劣异常。他的⽗亲更是膀大圆,情暴躁。他仗着这些‘优势’,在村子里的同龄人面前,摆出一副唯我独尊,人莫予毒的样子。-很是蛮横。

 有一次,他很嚣张的挑衅我。推推搡搡我还可以忍受,毕竟他那个个头对我还是很有威慑的。但他愈发的拔扈,在我的脑袋上放肆。我哪受得了这侮辱,和他扭打起来。凭着⽗亲所教的摔跤技巧,没过多久我就占了上风。但是,这场“战争”很快就在大人们的阻止下偃旗息鼓了。只留下围观者的声声惊讶。-

 那时候我才深深明⽩⽗亲告诫我的话。-

 自那以后,每遇虎背熊者,我皆⾊不挠,心未颤。可以说⽗亲的言行对我早已潜移默化了。-

 后来,我听说那个和我打架的孩子他⽗亲当时知道这件事后,气得是“三尸神直跳,七窍內生烟”恨不得能给我一顿“右传之八章”但看在⽗亲的“面子”上,也只好就此作罢了。-

 在这件事上,我还是得感谢我的⽗亲。不怒自威。-

 和所有的⽗亲一样,我的⽗亲年轻时也曾有过梦想。-

 ⽗亲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。但终究因为社会背景,家庭条件,自⾝原因(⽗亲有严重的风)而令其永远搁浅了-。

 然而,⽗亲并没有因此“哀莫大于心死”相反,他从蹇舛困顿中学会了乐观坚強。而这种精神也延续到我的⾝上。所以⽗亲很喜我这一点,和我开起玩笑来,几乎没什么可避讳的。因此,⺟亲常笑我们:老子没个老子样,儿子没个儿子样。我们听之,莞尔而笑。-

 印象中,⽗亲很喜唱歌。不论是喜是忧,他都忍不住唱唱哼哼。因此,你不知道⽗亲何时有忧愁,只觉得他天天快乐。我也愿意看到他这样歌唱。毕竟在那个物质大于精神的年代,保有一颗乐观的心,已实属不易了。-

 当然,⽗亲也有过遗憾,为此他也常常不能释怀。-

 他曾说过,倘若当初他能像别人的⽗⺟那样挨风缉,我的哥哥早就在‮队部‬里待着。不会像他一样早早在社会上奔波流离。那样哥哥也能更好的去实现⽗亲未能实现的梦想。-

 然而,源于⽗亲的太过耿直,不会说些圆滑的话,以至于想成为军人的梦想,最终却成为⽗亲的无奈,哥哥的奈何…-

 每每谈起此事,⽗亲无不眉蹙额蹙,摇首连叹。再无它事能令其常悔。-

 岁月催人老,一刀狠其一刀。不知不觉,⽗亲快⼊知命之年,而我也准备奔弱冠之年了。但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将⽗亲与我分成“楚河、汉界”相反,这让我真真切切对“多年⽗子成兄弟”这句话又多了几分感悟。-

 当然,我写这些并不是炫耀其⽗子绻缱关系。只是觉得我们这一代其实悲哀的。-

 我们宁可在电脑前匍匐一整天,却不愿在⽗⺟⾝旁待一分钟;我们和陌生的网友有千言万语,却和自己的⽗⺟只有只言片语…。这是我们的悲哀,亦是⽗⺟的悲哀。

 因此,我多希望我们为人子女的能好好地陪陪⽗⺟。看看他们有多少青丝簌簌坠地,又有多少⽩发昂首立,更有多少皱起纹砌…-

 所以,我不愿意看到我们这一代人等到失去了才体会到挽留时的无奈,等到想起时才发现已经不在了。

 请记住,这是我们的头等悲哀!  M.uBBxs.COm
上章 谶若如梦文集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