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与梦想
一个人的
理想与梦想,有时是很不一样的。最常见的表现在:理想,是出于理

的思考,可能是立志要轰轰烈烈地⼲番事业;而梦中则不由自主,可能想的不再是事业,出于本能,想的可能是异

或恋人,两者矛盾。不过,梦总归是梦,当梦醒了的时候,人总是还会理

地按照⽩天的理想去行事。
记得年轻的时候,人们耳濡目染者,多与励志、促人进取有关。什么“三更灯火五更

”呀“男儿志在四方”呀“志当存⾼远,慕先贤,绝情

。”呀,等等,鼓励人们奔向前程远大的目标,而不会

使人过多的沉溺于情感、去想女人。甚至会要人认识到,女人和理想,二者是背道而驰的,想女人多了,理想就可能会少了。
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幅漫画。画中表现的是:一对男女青年,男青年,正要踏上时代飞驰前进的列车,但只因和女人话说多了,耽误了,最终落伍了。这幅漫画给我的印象很深,在我⽇后的生活中,便一直视为警惕自己的晨钟暮鼓,时刻砥砺自己:要有理想,决不可受累于女人,断送了前程。
理

是这样告诫的,但是,人,有人

,而且,这人

有时并不随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、会顽強地表现它自己。
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有理想的,但,就在我还处于童年的时期,竟倾心地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小女孩,早恋了,而且恋得很厉害,简直到了神魂颠倒的程度,如醉如痴。以至,整个童年时期,理想几乎完全丧失了,而是在一种浑噩、

蒙的梦想中度过的。
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次重大社会变⾰的到来,才得以彻底改观了。
解放,就是这样一次重大的社会变⾰。社会变⾰的洪流,通常会把一部分人推上了岸边滩头,而使另一部分人葬⾝于汹涌的波底。这一点就和我与我小女友的处境极为相似,从那以后,我和小女友便分离了,我进⼊了大学,她嫁人了。人生的痛苦是什么?这时我才第一次体味到了,梦破碎了,似乎也不会再有了。
大学毕业后,我走上了工作岗位,便匆匆找了一个女人,草草成了家,放下了一段不想过多触及的心事。以后,一是为了生存的必需,再也是为了在思想上⿇痹自己,便伏案开始了我漫长的自学之路,并运用自学所得到的知识和技能,艰难地开辟着自己前进的道路。
我们这一代人,是在“阶级斗争为纲”、和每天都在震耳

聋的锣鼓声中和大声嘶哑的喊叫中艰难地生活过来的。能完⽑完翅地活了下来,就是大命的,也是幸运的了,还能做什么梦、还能有什么梦想吗?不可能了。
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,生活方式有了变化,思想也和过去不完全一样了。特别是,一天天接近晚年,渐渐感到了岁月的寒意,意识到,人生的秋天开始了。这时候,突然有了一种无法摆脫的孤独感和脆弱感,感到需要关怀,似乎梦想回到⺟亲的怀抱。因此,理想的观念开始淡薄了,而久违了的梦想便又重新抬头了。
人,儿童时期是脆弱的,需要⺟亲的关爱。⺟亲温暖的怀抱太令他们着

,甚至使他们情不自主地会产生“恋⺟情结”老年了,脆弱了,也会情不自噤地唤起对⺟亲往⽇温暖怀抱的记忆,感到只有在⺟亲的怀抱里才能享有一份温馨。孙中山先生曾说过,女人就是⺟亲,显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儿童有恋⺟情结,老年人似乎也有,而且,把这种恋⺟情结,用在了眷恋年轻女人的⾝上。他们的这种恋⺟情结,很可能自从儿童时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,一直延续到了老年,只是人们没有细心地去体察罢了。
我过去写文章,常说到忘年恋。一般地说,对于一些双方年龄相差过于悬殊的所谓“忘年恋”我是持保留态度的。因为我相信,其中不会有真正的爱,至少,当事的女方,很可能是,醉翁之意不在酒,而另有企图。不过,当事的男方,我深信,他们的爱是实真的。这时候的老年男人,生活上,他们需要照顾是一个方面;另一方面,他们太需要感情的慰藉。其中,倒不一定是

的需求,尽管也需要

的抚爱,但真正的

生活,他们实际已心有余而力不从心了。你想,像邝安堃老人,已经八十六岁⾼龄了,爱上小保姆,难道还是为了

吗?不会的,老年男人之所以做女人的梦,是因为他们需要女人⺟亲般的关爱。事实上,也只有年轻女人给他们脆弱的躯体注⼊这种关爱的新鲜活力,才能使他们重新坚強起来,以坚定的步伐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不平坦路程。
理想和梦想是人们都具有的,如果说年轻人是开拓型的,更富于理想;那么,老年人则是保守型的,而更富于能够得到关爱的梦想了。
M.UbBxs.Com